昨(30)日,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西南政法大学,为重庆市50余所高校有关负责人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题报告。包括重庆市高校在内,全国高校开始启动“质量工程”。
解决大学本科毕业生英语听说问题
“4年后要使60%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。
”张尧学指出,“质量工程”要求达到的9项目标中,重要的一项就是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,以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。鼓励高校实行双语教学,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。
张尧学称,教育部目前正在设计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方案,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都将作较大调整。今后考生可以在计算机上答题,考试的时间不会像现在这样集中、固定。“可以让学生收听一段5分钟的英语节目,然后让他写单词、讲语法、写作文。总之,将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。”
不承担本科教学不得聘为教授
张尧学指出,为保证教学质量,教授应坚持上台讲课。“质量工程”中规定,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者不得聘为教授、副教授职务。被评为教授、副教授后,如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授课,不得再聘为教授、副教授。未被评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,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。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、班主任工作。
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,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,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,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、调整专业,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,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。
对高校实行“阳光评估”
部分大学为闯关本科评估,使出浑身解数造假,张尧学对此提出严厉批评。他称,假试卷、假论文、假实习报告、假听课记录等,属于违规甚至严重违规的行为。他称,教学评估实质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估,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,它能从根本上把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。有些高校领导,还没有把教学工作真正重视起来,他们更关注学校上规模、上层次、上学位点和重点学科等。
张尧学称,教育部将不断改进评估方法,降低评估成本,适当减少进校考察评估专家的人数和考察时间,实施“阳光评估”。即以学校常规状态的数据作为主要的评估依据,将学校自评报告、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和学校最终评估结论等上网,向社会公布,以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。(记者匡丽娜)